×

普法案例

肇事逃逸做完笔录什么时候能放车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63 评论0
律师解答肇事逃逸做完笔录,一般两个月内放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五十八条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具有逃逸情形的

普法案例

重婚罪小三会不会坐牢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28 评论0
律师解答构成重婚罪的小三会坐牢,因为法律规定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也属于构成重婚罪的情形,但是如果小三不知道对方已婚,则不会构成该罪,行为人构成重婚罪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普法案例

行政行为违法的后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39 评论0
律师解答行政行为违法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实质违法的,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形式违法的,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

普法案例

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修改的时间是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35 评论0
律师解答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修改的时间是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

普法案例

哪些协议受法律保护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9 评论0
律师解答受法律保护的协议是:1.协议当事人意思表示自愿真实;2.协议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3.协议约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4.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

普法案例

政府可以管检察院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26 评论0
律师解答政府不可以管检察院,法院和检察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与政府一样是产生于人大,并接受人大监督,但会在政治上是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在人事、财物上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制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

普法案例

什么是司法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求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31 评论0
律师解答人民利益至上是司法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求,这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司法工作必须以利民便民的良好社会效果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司法是法律实施的核心部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条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

普法案例

宪法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32 评论0
律师解答宪法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普法案例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都有哪些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34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人员,都容易涉及玩忽职守罪。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普法案例

地方公检法执法不公怎么办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29 评论0
律师解答地方公检法执法不公的,可以找公安督察部门进行投诉,由公安督查部门对其执法不公行为进行处罚,并督促其公平执法。督察机构对群众投诉的正在发生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及时出警,按照规定给予现场处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