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公民的身份信息都已经被随处买卖了,我在想骗子是怎么知道受害者的身份证和手机号...

即使事情已过去一个多月了,但当50多岁的梅女士(化名)回忆起她的这段受骗经历时,还是能从电话中清晰地听出她语气中的焦躁不安。根据梅女士的讲述,她遭遇的正是网上流传的“百万保障”骗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骗子更加贪婪无度,不仅骗走了她的几十万存款,还诱导她借了5万元网贷,且一并卷走。...

还有 1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1846人围观

普法案例

求职人员的体检费用应当由谁来承担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同时,《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劳动者求职时,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与应聘岗位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就业现状等情况,并出示相关证明。”求职者的健康状况对于履行劳动合同,完成工作任务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指标,与劳动合同和应聘岗位直接相关。求职人员应如实向招工单

普法案例

离职后能享受哪些福利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1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普法案例

什么情况下变更法人代表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8 评论0
律师解答变更法人代表的情形有法定代表人因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被刑事处罚等情形,不能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股东会作出变更法人代表的有效决议。法人代表变更后,应当在三十日内进行变更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

普法案例

胎儿的利益是怎样保护的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6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如果分娩出事死体,则从一开始无法继承。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普法案例

继承时效是多长时间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3年,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于继承问题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普法案例

法律规定未成年充值可以退款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5 评论0
律师解答法律规定未成年充值可以退款。未成年且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无民事行为人做出的行为当然无效,对于限制民事行为人做出的行为效力待定,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同意方能够生效。但是已年满十六岁且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行为不需要得到追认,所以不能够退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

普法案例

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3 评论0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 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普法案例

不当得利属于刑事行为还是民事行为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5 评论0
律师解答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

普法案例

民事诉讼的主体与客体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2、民事客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通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成为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

普法案例

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社保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是的。《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据此,最低工资标准里是考虑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这一因素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是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 相关法律规定 《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