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月4日 第669页 啊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您如果遇到了什么骗局,可以把您的经历发布在这里,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共建和谐社会。... 还有 4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293人围观
普法案例 按揭房可以公证给老婆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4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在我国对于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当事人而言,不管是公证还是赠与都是可以给予自己妻子的,但是对于按揭房而言因为贷款还没有完全偿还完毕;那么就必须还完贷款才可以析产到老婆名下,而且公证不代表可以过户公证处对未定的事实是不会做出公证的。 相关法律规定 《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普法案例 承包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就自动解除了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2 评论0 律师解答承包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不自动解除。如合同关系为有期限的法律关系,则不能永久存续。合同关系在合同到期后已经消灭,合同权利义务已经终止,不需要额外进行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
普法案例 去申请劳动仲裁有用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4 评论0 律师解答去申请劳动仲裁是有用的。这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手段,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当事人提交申请书和相关的证据,只要劳动部门受理自己的请求,那么自己的利益就会依法的受到保护。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
普法案例 诈骗同合同诈骗的区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3 评论0 律师解答诈骗同合同诈骗的区别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有公私财产所有权,且不管时间、地点,只要行为人只要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了对方财物,即可构成;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还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
普法案例 合同的转让条件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6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合同转让的条件:1、必须以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为前提。如果该合同根本不存在或者被宣告无效,或者已经被解除,在此种情况下发生的转让行为都是无效的。2、必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转让程序,需要通知的依法通知;需要征得相对方同意的先经其同意;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办理相应手续。3、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且所转让的内容要合法。4、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合同转让的合意,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普法案例 从公司辞职了但是社保卡还没有给怎么办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1、辞职之前如果社保卡写的地址是公司地址,可以跟公司的人事说一下,等卡到了联系。 2、如果着急领卡,可以问下公司办的社保卡是哪家银行的,然后可以去那家银行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领取了。 一般社保卡是从开始参保之后3个月可以办理下来。 相关法律规定 《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第八条
普法案例 婚前房产怎么去分割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5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婚前一方的房产并不会因为结婚而单纯的变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后仍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会分割。如果是一方的婚前房产在婚后加上了对方的名字,则视为是对另一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法院判决。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普法案例 因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侵权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对于小说等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纠纷,构成侵犯名誉权应当具备以下要件:(1)作者在主观方面故意贬损他人的名誉表现之一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侮辱、诽镑的违法内容;表现之二是利用广大读者的是非观念和客观标准进行判断,认为该文学作品内容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2)侵权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主体来实施“特定”是指读者读完该文学作品之后能够将现实生活中固定的某个人或单位对号入座,通常为案件中的受害人、原告等。如果作品中的人和事物是泛指社会生活
普法案例 损害名誉权应该立即报警还是起诉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7 评论0 律师解答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也可以起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章,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旦当事人所拥有的名誉权遭到他人以非法的手段或者行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是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维护合法权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中华人
普法案例 民法典规定起外号侵犯了哪些权利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4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给他人起外号算侵犯人格权益,构成了侵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我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