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月5日 第468页 啊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您如果遇到了什么骗局,可以把您的经历发布在这里,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共建和谐社会。... 还有 4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078人围观
普法案例 骑电动三轮车会扣c1驾驶证分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6 评论0 律师解答骑电动三轮车会扣c1驾驶证分。行为人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一次记9分。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内拘留。行为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九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9分:驾驶7座以上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百的;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
普法案例 赌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03 评论0 赌博罪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拘役最长为六个月,管制最长为两年。构成赌博罪必须也营利为目的,并且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单纯的有营利的目的但是没有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不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致人轻伤的量刑标准,致人轻伤一般怎么判 按照刑法当中的量刑幅度规定,如果只是造成了
普法案例 醉驾轻微事故是否要坐牢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02 评论0 律师解答醉驾轻微事故会坐牢,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
普法案例 诈骗罪属于哪种犯罪行为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08 评论0 律师解答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犯罪行为,其行为特征为: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占有、挪用或者故意损害公私财产;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实施;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这种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普法案例 卖自己的银行卡给别人判多长时间呢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8 评论0 律师解答卖自己的银行卡给别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规定,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
普法案例 醉驾致一死一伤最终怎么判决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8 评论0 律师解答醉驾致一死一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醉驾致一死一伤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了。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
普法案例 敲诈残疾人怎样定罪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普法案例 自首当天能取保候审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19 评论0 律师解答自首当天,不一定能取保候审。因为办理取保候审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具体案情和司法机关掌握的具体情况,有的可以当天办理,有的需要往后推迟。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
普法案例 取保候审期间能不能报警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23 评论0 律师解答取保候审期间能报警。法律并未对此作出限制,只要不违反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就可以。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普法案例 涉恶集团能判缓刑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02 评论0 律师解答涉恶集团能判缓刑,只要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不是首要分子和累犯的,且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