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遇到过,气死了...

  2023年10月16日,张某加了一个陌生微信好友,对方称可以给张某提供兼职工作,并发来二维码。张某扫码后下载了一个陌生软件,软件中的助理将张某拉入群聊,群里全是兼职刷单任务。张某按要求完成几个简单任务,获得十几元返利,随后助理称给张某提供“认购”任务,收益20%,同...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加入1085人围观

普法案例

打架签了协议书还能追究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81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继续追究责任,只有在法院做的调解书才具有法定强制力,也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做的调解书不具有强制力。如果反悔,可以去做工伤鉴定,然后按照轻微刑事案件进行自诉,或者通过公安机关转检察院起诉。即可以反悔。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普法案例

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含义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90 评论0
律师解答犯罪嫌疑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刑事被告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有犯罪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以只能称其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普法案例

公司强行调离岗位后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83 评论0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公司强行调离岗位后能否申请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公司强行调离岗位后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劳动合同上注明工作岗位不能随意调动的,完全可以拒绝调岗,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普法案例

拿到解除劳动合同后还需要继续上班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77 评论0
律师解答解除劳动合同后不需要上班了。我国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消失,劳动者无需再履行提供劳动的义务了。不过要开具好相应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否则将不利于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

普法案例

从犯的认定及量刑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88 评论0
律师解答从犯的认定标准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量刑标准如下:在其所犯罪名规定的量刑标准的基础上,应当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普法案例

共同犯罪要求两人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97 评论0
律师解答共同犯罪要求两人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且是要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等。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因其未到刑事责任年龄,对其不予刑事处罚。对其他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应依法认定为从犯进行相关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文章

普法案例

共同犯罪一般是要几个人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81 评论0
律师解答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且是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等。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如果其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其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故意实施,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

普法案例

组织卖淫罪可以保释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88 评论0
律师解答涉嫌组织卖淫罪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保释,前提是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普法案例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04 评论0
关于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1、共同过失犯罪。 2、一方为故意犯罪,一方为过失犯罪。 3、同时犯,即同时实施犯罪,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意思联络。 4、先后故意实施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联系。 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即实行过限。 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没有重合内容的不同犯罪。 7、事前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以及事前无通谋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普法案例

主犯无期徒刑从犯判多久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95 评论0
律师解答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从犯则会在此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由法院决定,法院会根据犯罪情节,行为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判决。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行为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