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公民的身份信息都已经被随处买卖了,我在想骗子是怎么知道受害者的身份证和手机号...

即使事情已过去一个多月了,但当50多岁的梅女士(化名)回忆起她的这段受骗经历时,还是能从电话中清晰地听出她语气中的焦躁不安。根据梅女士的讲述,她遭遇的正是网上流传的“百万保障”骗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骗子更加贪婪无度,不仅骗走了她的几十万存款,还诱导她借了5万元网贷,且一并卷走。...

还有 1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1821人围观

普法案例

公安机关暂扣事故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有关证件有哪些规定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公安机关暂扣事故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25条、29条。根据25条规定:上路行驶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有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证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没有投保交强险的;客运车辆或货

普法案例

副驾驶不系安全带会扣多少分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49 评论0
律师解答副驾驶不系安全带,不扣分,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一次记1分。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分: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

普法案例

违反管制刑的行为是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4 评论0
律师解答违反管制刑的行为是:1、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不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不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不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执

普法案例

第一次电动车逆行就一定要被罚款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48 评论0
律师解答第一次电动车逆行不一定要被罚款,若是属于机动车的,记3分,处警告或二十至二百元的罚款。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的,逆行的,可能仅处警告,也可能处5至50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八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

普法案例

2020年交规怎么认定闯红灯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4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闯红灯是指机动车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和路段上违反红灯相位禁止通行规定,越过停止线并继续行驶的行为。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规定,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相关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普法案例

扣押车辆最长的期限是多少日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2 评论0
律师解答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同时严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鉴定机构确定确定,不得超过三十日。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

普法案例

判缓刑能外出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1 评论0
律师解答犯罪分子被判缓刑的可以外出,如果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的,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其没有以下情形的,则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2、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法律依据

普法案例

民法典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相关规定如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法案例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7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一)受案范围不同。诉讼的范围原则上不受限制,即任何纠纷通过其它手段无法解决的,均可诉诸法院;仲裁则不然,其范围仅限于民商事纠纷。(二)管辖权的来源不同。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当事人的协议,没有当事人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无权管辖;法院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法律规定,当事人进行诉讼只能向法定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无权选择其他法院。(三)程序不同。仲裁的程序由当事人约定,既可以约定适用的仲裁规则,也可以约定普通程

普法案例

被告举证期限怎么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65 评论0
律师解答被告的举证期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如果是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