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案例 行政诉讼立案七天如何计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0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行诉讼法规定的七日内立案,是七个自然日而不是工作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五、期间、送达第四十八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视为在期限内发送。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普法案例 对违章不认可,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12 评论0 律师解答对违章的处罚不认可,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若是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期限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
普法案例 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可以转让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9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不是法律禁止的。但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国有出让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条件: 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是指通过协议出让或招拍挂的形式与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根据现行的法律,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是可以转让的,但转让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条件,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转让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
普法案例 怎么对寻衅滋事进行定罪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9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
普法案例 知道有人做诈骗怎么举报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98 评论0 律师解答知道有人诈骗的,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诈骗的数额达到了犯罪标准,公安机关就会予以立案侦查,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普法案例 继承的宅基地能翻建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192 评论0 律师解答宅基地不能继承,不涉及翻建问题。宅基地是农村家庭户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宅基地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
普法案例 宪法中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包括哪些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01 评论0 律师解答宪法中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
普法案例 公海上犯罪怎么处理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09 评论0 律师解答公海上犯罪的处理方式为:依据属人管辖,犯罪嫌疑人如果是中国人,可根据刑法定罪量刑;依据属地管辖,如果被害人是中国人,所在船只属于中国籍的,也可依据刑法定罪量刑;依据保护主义管辖:受害人是中国人的,即使犯罪嫌疑人非中国国籍,且并非在中国船只的,对中国人的犯罪,可以适用刑法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
普法案例 刑事拘留会被开除公职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07 评论0 律师解答被刑事拘留的人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刑事拘留只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被刑事拘留不代表就会被法院判处刑罚。刑事拘留后,办案机关经侦查,认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会被释放,不会被开除公职。但是,刑事拘留后,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依法对行为人判处刑罚的,作为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人会被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
普法案例 诈骗获利能否认定犯罪金额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25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诈骗获利可以认定犯罪金额,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诈骗罪》第二百六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