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月4日 第606页 啊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您如果遇到了什么骗局,可以把您的经历发布在这里,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共建和谐社会。... 还有 4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280人围观
普法案例 担保人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
普法案例 辞退孕妇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孕妇在怀孕期间公司是不能够辞退的,但是除非是孕妇,违反了公司的一些特别规定。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公司要辞退的话,那么相应的给经济补偿金是平常的两倍。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
普法案例 遗嘱没有公证可以继承房产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105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遗嘱没有公证可以继承房产,遗嘱并非一定需要公证才可以履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
普法案例 离婚时婚后财产分割如何分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时,婚后财产分割:1.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财产的,离婚时不分割;2.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普法案例 父母赠与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4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父母赠与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个人的,那么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如果明确书面表示赠与个人,那么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普法案例 民法典规定林权继承可以写遗嘱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102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林权证是被继承人合法取得的,可以写遗嘱。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普法案例 婚内口头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10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婚姻中口头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婚姻中所定的协议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
普法案例 离婚分割房产增值部分怎么分割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6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1、婚前个人财产全款购买,婚后房产增值部分,婚前个人财产全款购买的房屋属于婚前财产。婚内房产增值的部分也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房产增值部分不予分割,只归属与房子的产权人。2、婚前个人财产贷款购买,婚后夫妻共同还贷,这种情况,在房屋的权属上还是属于夫妻个人财产。因此,离婚时房屋增值部分分为两部分:共同还贷的升值部分和未偿还贷款的部分。此时,对于共同还贷的升值部分,在离婚时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由个人偿还
普法案例 流产假的规定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5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若女员工是未婚先孕流产的,不享受流产假期,女员工能提供医疗证明的,可以按病假待遇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普法案例 2020年产假规定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