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遇到过,气死了...

  2023年10月16日,张某加了一个陌生微信好友,对方称可以给张某提供兼职工作,并发来二维码。张某扫码后下载了一个陌生软件,软件中的助理将张某拉入群聊,群里全是兼职刷单任务。张某按要求完成几个简单任务,获得十几元返利,随后助理称给张某提供“认购”任务,收益20%,同...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加入1096人围观

普法案例

现行刑法对销售有害食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销售有害食品的将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普法案例

赌博会行政拘留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赌博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赌博会行政拘留。构成赌博犯罪的行为具体包括三种:(一)聚众赌博,即为赌博活动提供赌场、赌具,组织、招引他人参加赌博,本人从中抽头渔利的行为。聚众赌博时,行为人有的自己也参加赌博,有的则本人不参加赌博,但都属于聚众赌博的情况;(二)开设赌场,即以营利为目的,营业性地为赌博提供场所、设定赌博方式、提供赌具、筹码、资金等组织赌博的行为;(三)以赌博为业,即以赌博为常业,以赌博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

普法案例

虚构债权的转让属于诈骗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7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虚假债权转让是诈骗行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签订合同时虚构债权转让金额的,该行为是无效的,虚假债权转让金额是属于欺诈的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普法案例

犯罪的预备行为的表现是怎样的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的预备行为包括以下行为:一、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二、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比如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等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普法案例

寻衅滋事不严重怎么判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1 评论0
律师解答寻衅滋事不严重的,不会判刑。行为人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是违法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行

普法案例

一般变造货币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9 评论0
关于一般变造货币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一般变造货币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变造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变造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

普法案例

哪些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3 评论0
律师解答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签订的;当事人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

普法案例

电信诈骗正确应对和解决方式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8 评论0
律师解答遇到电信诈骗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