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公民的身份信息都已经被随处买卖了,我在想骗子是怎么知道受害者的身份证和手机号...

即使事情已过去一个多月了,但当50多岁的梅女士(化名)回忆起她的这段受骗经历时,还是能从电话中清晰地听出她语气中的焦躁不安。根据梅女士的讲述,她遭遇的正是网上流传的“百万保障”骗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骗子更加贪婪无度,不仅骗走了她的几十万存款,还诱导她借了5万元网贷,且一并卷走。...

还有 1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1497人围观

普法案例

汽车保险都有哪些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4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首先了解汽车险的类别,有交强险,这是中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车辆损失险,是指在自己车上所发生的损失会有保险公司给你承担损失;第三者责任保险,就是车辆险来赔偿自己,那么第三者自然就是用来赔偿别人的;还有车上人员险,前三个都是与车有关的险,那么这一个就是用来赔偿人的了,这个车上人员保险就是保人。这四个险种就能满足大家的基本要求了,还有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汽车保险就要以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了。 相关法律规定 《机动车

普法案例

车险在别人的名下有什么影响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是车子出了交通事故后,需要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的,会造成对方的第二年保险费用的增加,至于其他,暂时并未有大的影响;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来履行。 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普法案例

告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能赢么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2 评论0
律师解答告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如果证据充分是能告赢的。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工作期间的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以及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普法案例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如何认定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7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认定与认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具有相似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普法案例

社保卡报销流程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69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社保卡报销,正常情况下,患病需要住院时,拿上医保卡、病历本到自己的定点医院,即可用医保卡结算。也就是自费部分自己交,报销部分医保中心和医院结算。病情危急,在非患者的定点医院住院抢救的,5日内到市医保中心办理急诊抢救病种认定,认定属于急诊抢救病种后,即可用医保卡在抢救医院结算。转外地治疗的,经医院、医保中心同意,办理转诊手续。外地发生费用先个人自费结算,诊治结束后,备齐资料经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报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普法案例

劳动合同解除跟终止有什么不同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9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一、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是否由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订立后,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因出现法定的情形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情形,一方单方通知或双方协商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解除一定会涉及到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意思表示,要么是单方的意思表示的结果,要么是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并可以因此将劳动合同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意定解除,法定解除又分为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和劳动者的单方

普法案例

租房合同怎么写对自己有利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8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1、租金最好在租赁期恒定不变,别约定按年度涨价的条款。2、约定装修条款,如租赁期间中止协议以便能获得补偿。3、约定违约条款,违约金尽量放大(法定原则不超过租赁费总额的30%),以避免对方随时违约。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

普法案例

扇耳光属于家庭暴力么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74 评论0
律师解答行为人扇耳光的,一般属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

普法案例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75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

普法案例

被迫携带毒品犯法吗

反诈斗士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4 浏览77 评论0
律师解答被迫携带毒品犯法。但对胁从犯量刑时,人民法院会按照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