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月 第1261页 啊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您如果遇到了什么骗局,可以把您的经历发布在这里,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共建和谐社会。... 还有 4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424人围观
普法案例 律师怎样帮助办理假释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9 评论0 律师解答律师帮助办理假释的,可以向犯人服刑的监狱提出申请,由犯人服刑的监狱向监狱有关科室认为罪犯符合条件的,提出减刑建议书;经审批后,上报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由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裁定。一般而言,假释是不需要律师帮助办理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普法案例 艾滋病人犯罪的可以羁押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2 评论0 律师解答艾滋病人犯罪的可以羁押。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收押: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
普法案例 监外执行终止的条件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3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无期徒刑适用监外执行只有孕妇或正在哺乳婴儿才可以,其余的都不可以适用监外执行。当然,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一定刑罚时间后,可以申请缓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
普法案例 宣判后还有三个月去监狱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3 评论0 律师解答宣判后犯罪分子还有三个月刑期的,如果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则不是去监狱执行,而是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因为法律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
普法案例 拘役可以监外执行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1 评论0 律师解答拘役可以监外执行,只需要满足以下监外执行的条件:(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普法案例 犯罪人员立功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5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以说立功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1)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犯罪人之间往往互相了解各自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在归案以后,不仅交代自己的罪行,而且揭发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因此是一种立功表现。(2)提供重要线索,指犯罪人提供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各种犯罪线索,例如证明犯罪行为的重要事实或有关证人等。除上述刑法列举的两种立功表现以外,下述情形也应视为立功:(1)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犯罪
普法案例 监狱亲情号留几个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78 评论0 律师解答监狱犯罪分子的亲情号不得超过3个。监狱亲情电话系统由监狱系统实行自主管理。罪犯使用亲情电话的号码不得超过3个,以入监时登记的电话号码为准。罪犯使用亲情电话每次通话只限一个号码,受话人限于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通话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四十七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
普法案例 寻衅滋事不可以调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5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我国法律有相关的规定,如果已经涉嫌寻衅滋事罪并且已经立案,刑事部分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当事人只能就民事部分调解,调解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而已。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的造成他人死亡的话,在法律上严重的有可能会判处死刑。如果在判刑之后进行协调的话,经过受害人的同意,双方达成一定的协议,可能协调的结果也并不理想。如果是在判刑前可通过取消诉讼来改变结果。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
普法案例 失火罪刑法规定判多少年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73 评论0 律师解答失火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
普法案例 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观要件是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2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观要件是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