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月 第1262页 啊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您如果遇到了什么骗局,可以把您的经历发布在这里,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共建和谐社会。... 还有 4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424人围观
普法案例 如何认定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0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认定侵害公民名誉权需有以下几点: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如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为第三人知悉。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即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
普法案例 失手打死人怎么判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5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不小心失手打死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普法案例 拘留20天属于什么拘留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3 评论0 律师解答拘留20天,如果行为人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则属于行政拘留。但行为人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采取拘留措施的,则属于刑事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
普法案例 合同追认怎么样才有效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2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他人未经本人授权所订立的合同,本人可以选择追认其效力,也可以选择拒绝追认其效力,那么,怎么追认才有效1、凡是接到相对人的催告,催告本人在一个月内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他人未经本人授权所订立合同予以追认的,本人的追认意思表示应当向相对人直接作出才有效,只是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他人作出是无效的。2、如相对人没有催告的,本人对于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可以只直接向无权代理人作出追认或拒绝追认的意思表
普法案例 签别人名字且按手印是否合法的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8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看情况:一、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该行为是违法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该行为不违法,合同有效。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普法案例 交通肇事罪能不能申请工伤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2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交通肇事罪能申请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申请人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且所犯交通肇事罪不是故意犯罪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辟谣】交通肇事罪一定是过失犯罪?真相:是的解析:交通肇事罪一定是过失犯罪。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
普法案例 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7 评论0 法律咨询解答 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状态,因为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是持一种放任态度,当法律程度上的危害结果发生时,则已成立犯罪既遂。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十三条
普法案例 假想防卫会构成犯罪吗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3 评论0 律师解答假想防卫可能会构成过失犯罪。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的,造成危害结果,应当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了损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普法案例 立案后不给立案通知书怎么处理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2 评论0 律师解答对于立案后不给立案通知书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办案机关询问立案情况。不过公安机关立案之后,并不会发放立案通知书;但若不予立案的,才会发放不予立案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原因,便于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
普法案例 在网上传播别人的隐私是什么性质 反诈斗士 发表于2024-01-05 浏览60 评论0 律师解答在网上传播别人的隐私是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