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那么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呢?快来和刑事犯罪律师一起看看吧。
刑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指其他故意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刑法有专门规定,有独立的罪名和法定的处罚,法律没有规定,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的,依照本章程的规定定罪处罚,不以本罪处罚。
根据1999年10月27日最高国家人民通过法院关于印发的《全国各地法院进行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刑事司法审判管理工作人员座谈会纪要》的规定,要注意自己严格要求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造成伤害致人死亡,虽然都造成了大量死亡的后果,但行为人故意的性质和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不注意区分网络犯罪的性质和故意的内容,只要有死亡风险后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公司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需要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
故意伤害造成\"重度残疾\"的标准。2006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与职业伤残分级》(GBu002FT 16180-2006),将“损伤、功能障碍、残疾”分为十个等级,并提供了具体标准。残疾程度分为一般残疾(10-7级)、重度残疾(6-3级)和特别重度残疾(2-1级)。6级或以上被视为“重度残疾”。
在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之前,伤残等级可以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确定。在实践中,只要达到“严重残疾”,就不判处死刑,而应根据伤害造成“严重残疾”的具体情况,考虑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确定刑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严重残疾的。只有在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判处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行为转化为企业故意造成伤害自己行为可以构成一个故意伤害罪的,如果是我们国家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利用自身职权实施的,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问题行为转化为学生故意伤害社会行为能力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248条的规定,虐待被监管人行为转化为故意伤害人类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同时,根据1998年1月13日最高国家人民通过法院《关于对故意伤害、盗窃等严重影响破坏中国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进行分子公司能否附加剥夺政治教育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对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企业严重环境破坏我国社会发展秩序的犯罪,犯罪分子具有主观恶性较深、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也可以提高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文化权利”。
因此,对于一些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在适用主刑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依法附加适用剥夺政治工作权利。
这个问题的讲解暂时到这里,总的来说,法律没有规定,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的,依照本章程的规定定罪处罚,不以本罪处罚。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大有裨益,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刑事犯罪律师。